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P420-424
1947年上半年,軍醫學校及衛訓所等全體人員分批陸續遷至上海,同年6月1日,國防醫學院正式成立。院址設於上海市江灣市立醫院原址。校舍廣闊,佔地150萬平方公尺,為一理想校區〔註一〕可是,這時,由於當局有意停辦專科部及藥科,而引起學員生的不滿,這也是令父親感到很失望、很無奈的事。
為應抗戰時期對軍醫及司藥的大量需求,以及改進軍醫的素質和加速人才的訓練,父親確實費了不少心血,排除萬難,成立了專科部。不久也證明此種教育不但在改進軍醫業務上成績卓越,而且專科部的人才在學術研究上亦有非凡的表現。父親對專科部的學員一直非常重視,經常勉勵他們努力進修。如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專科部,當局有意要停辦,父親心裡難免覺得可惜,又因為是來自上層的決定,也只好遵從,可是專科部的學員們卻紛紛起來抗議〔註二〕,大學部的學生,尤其是藥科的學生亦加入行列,導致了一場罷課風潮。
林可勝院長本人是極力主張廢除藥科的,他說:「美國藥又好又便宜,買來用就行了,中國自己根本不必辦製藥工業,不必培養製藥人才,配方工作護士就可以做了。」〔註三〕林院長當時有這種想法與主張不是沒有原因的,當時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,英美兩國因大戰帶來的禍害使全民經濟蕭條,此刻兩國的經濟急需迅速恢復,而戰後的中國是藥物消費最適合及最龐大的市場,加上〔一〕林可勝受英美影響很大,與〔二〕國民政府急須依賴英美(特別是美國)兩國政府的支持,在這兩個條件和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與影響之下,林可勝有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。
【註一】《國防醫學院院史》,1995年12月出版,p.203
【註二】醫專八期的謝維綱教授〔在台曾任軍醫署副署長〕,曾於1995年8月25日寫資料給我,其中有一段話是關於1947年停辦專科部的事情:「軍醫學校專科部的同學發起了『抗林保張』運動,大學部亦同聲響應,逼得當時參謀總長陳誠到院,訓話中表示,如有反抗即予槍斃。同學中知道陳誠的作風,槍斃人是不需經過軍法審判的,因此大家也就無言息鼓了。當時專科部的同學說,感謝教育長辦專科部,能申請到醫師證書,退役後衣食無憂,這是專科部同學最激烈的感恩運動。正因如此,後來林、盧在台灣也辦了專科部,不過是從第一期開始算起的,至於張建在安順辦的專科部,只能從歷史去追尋了。
【註三】此段資料夾自陳新謙〔藥科23期〕、汪宋寶〔醫科33期〕、甯奇珍〔醫專8期〕等學長。
一直在中國藥學會編輯部的陳新謙教授〔藥科23期〕,以停辦藥科之事寫了當時所發生的情形給我,並附有《中國藥學雜誌》1989年24卷8期原文以證實,他是這樣寫的:
「1947年5月,在上海成立的《全國藥科學生聯合會》,就是特別為了反對國民政府將要實施有關藥科的兩項政策:
一、教育部擬將全國藥科〔大學本科〕改為專科,即收初中畢業生學習五年。
二、國防部擬裁撤軍醫學校藥科。
因此,全國藥科學生聯合會的會員及藥科學生共同發動了請願、罷課,和召 開記者招待會,揭露政府當局對高等藥學教育的迫害。由於此舉得到藥學專家及廣大社會人士的同情與支持,國防醫學院的藥科才得以保存下來,後到台灣改為藥學系。」
金明儒教授〔藥科34期〕於《半世紀懷舊錄》〔1996年8月於台北出版〕裡寫了一篇文章《藥科三十四期班史》,對於當時停辦藥科的往事,也有一段回憶:
「此次改組對藥科的衝擊很大,原有藥科變成醫事技術科一部,後來由李承祜老師擔任科長,因此醫事技術科成了以藥科為主體〔註〕。改組之初,軍醫學校的藥科科長吳榮熙〔曾任國立藥專校長〕教授,向來校訓話的參謀總長陳誠將軍請願不要取消藥科,碰了大釘子,並要查辦吳科長!陳總長在大禮堂訓話,記得有一句名言是:『我們是革命的,不要是被革命的對象,─』藥科學生因而組織請願團去南京請願,由藥科 32 期徐步洲領了一群同學去南京請願不要取消藥科,大家先到南京國立藥專會合該校同學,然後到教育部,教育部的答案好像說不是他能力所及,建議去國防部,在往國防部的途中,學校派人警告說:國防部乃軍事機關,切切不可去請願,嚇得只好在中途解散。事隔五十年,還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」
【註】《國防醫學院院史》1995年12月出版,p.207,208見「醫事技術科」。
現任湖北武漢冶金醫學專科學校外科顧問的江斌教授〔醫專二期〕,自1944年由雲南調到貴陽衛訓所就一直與盧致德共事,勝利後他隨衛訓所遷至上海,改組後在國防醫學院任學生總隊副隊長(總隊長為徐省三)〔註〕,1997年3月9日曾寫過一封信給我,對於改組後學院當局擬停辦專科及藥科的事,有一段回憶: 「1947年由於林可勝的主觀,擬停辦本校藥科和專科遭到在校學生的反對,引至罷課風潮。這時我正在南京聯勤學校學習,我接到盧致德電話說專科部學生鬧事,要我趕回上海調解。我到校時,見學校貼滿反對標語、學院罷課,主因是停辦藥科與專科。我回到上海見到林可勝與盧致德,向他們建議此兩科不能停辦,理由是:〔一〕如停藥科,軍醫司藥乏人管理,〔二〕專科部學員是八年抗日前線出生入死,為戰爭勝利付出代價的人才,功不可沒,應予深造,並給以學資。建公同意和支持我的意見,兩科不能停辦。林、盧在學生的壓力下只好同意藥、專兩科繼續辦下去,並叫我將此意見轉告學生,學潮乃得平息。我回南京後,得知學院復課。」他接著又寫道:「由於建公待人處事胸懷寬闊,致使學院改組順利完成,建公對軍醫事業的建樹與功績,獲得軍醫界同仁的愛戴與崇敬,建公亦得含笑于九泉了。」
【註】《國防醫學院院史》1995年12月出版,p.209見〔六〕管訓部門。
父親對藥學教育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,他一直認為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藥學人才及藥學事業,中國的藥學工業才能站立起來。要取消藥科,自然讓他心疼不已,好在後來由於學生的抗議,學校當局也就不再堅持。這次學潮對父親不無影響,因為一邊是他摯愛的學員生,一邊是他的頂頭上司,讓他頗感為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